1
資訊詳情
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優異性能
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作為一種聚烯烴彈性體,具有突出的優異性能,其性能指標在許多方面超過了普通彈性體。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分子結構與EPDM相似,因此乙烯辛烯共聚物還具有耐老化、耐臭氧、耐化學介質等優異性能。通過交聯乙烯辛烯共聚物,提高了材料的耐熱溫度,降低了變形,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主要力學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多用途聚烯烴彈性體可超過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丁苯橡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三元乙丙橡膠,未來有望取代傳統的三元乙丙橡膠。乙烯辛烯共聚物彈性體因其優異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電線電纜護套、塑料增韌劑等領域。
茂金屬催化劑使得制備密度在0.860 ~ 0.950克/立方厘米范圍內的各種聚烯烴產品成為可能,在茂金屬催化劑存在下合成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特征在于聚合物的主鏈具有相對均勻的長度和結構。聚乙烯的生理和化學特性取決于共聚單體的類型、含量、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單體在主鏈中的分布、晶體結構等。換句話說,生理和化學性質是決定高分子化合物復雜結構的所有因素的結果。
聚烯烴的結晶度和密度可以通過在乙烯辛烯共聚物的主鏈中形成支鏈來控制。分枝少的結構容易形成晶體結構且致密,而分枝多的結構難以形成晶體結構并因此表現出低密度。密度較低的共聚物熔點較低,決定聚烯烴共聚物熔點的重要因素是共聚單體(-烯烴)的含量和共聚單體在主鏈中的分布。共聚單體在主鏈中的分布影響聚合物的熔點、結晶度和物理性能(如彈性模量、拉伸強度、透光率等)。
現有技術中,在制備乙烯辛烯共聚物性體的聚合過程中,通常采用結構相對復雜的攪拌釜式反應器,在攪拌槳的作用下,物料的湍流度增加,從而增強混合效果。但由于攪拌槳的特性,靠近槳的物料剪切力比較大,而遠離槳的釜壁和液面處剪切速率很弱,因此容易在這些區域形成較大的死區,導致攪拌釜內局部混合效果不理想,導致反應不均勻,分子量分布不均勻。為了改善這種不良的混合效果,通常需要設置內部部件,這樣攪拌釜中的結構將更加復雜,并且能耗將相應增加,此外旋轉部件的存在使得整個設備難以維護。所以我國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生產技術還是有待改進和提高。